第五百六十二章 电站_决战第三帝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二章 电站

第(2/3)页

疑的,首先是它枪身短,只有八百多毫米,不像拉栓式步枪动不动就一米多,在空间小的地方比如充满家具的房间、楼道等地方难免磕磕碰碰的施展不开。

  其次就是MP43的容弹量和高射速,这使它在巷战中更像一把冲锋枪而不是步枪。

  就像现在这样,德军士兵冲进电站后,就是“哗哗”的一片枪响,里头就传来苏军士兵们的惨叫声和惊恐的喊声,甚至都有人在用生硬的德语叫喊:“别开枪,我们投降!”

  苏联独立滨海集团军总体来说并不是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历史上的他们主要是依托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驻守,在要塞被轰塌之后他们中的大部份人都投降了……总兵力12万人的他们共有97000人被俘,由此也可知他们在要塞被突破后实际上并没有做太多的抵抗。

  当然,会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要塞被突破,还有苏军高官的大规模撤退。

  塞瓦斯托波尔聚集了许多苏军高级官员,除了黑海舰队的军官外还有高加索方面军也就是位于刻赤半岛的四个集团军的主要指挥官……这是由于他们认为要塞很难被德国人突破,而塞瓦斯托波尔又是不冻深水港交通方便,所以塞瓦斯托波尔是个很好的指挥整场战役的地方。

  如果在其它场合,身为海军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是不能违抗政委命令,也就是无法将这些军官撤出的。

  但塞瓦斯托波尔战役有些不同,原因是海军人民委员兼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几个月前就命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撤至高加索,但奥克佳布里斯基拒绝了这一命令主动留在了塞瓦斯托波尔指挥作战。

  斯大林认为这已足以证明奥克佳布里斯基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之所以提出撤退是因为塞瓦斯托波尔无法固守希望能保存高级指挥官。

  其实这的确是事实。

  苏军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总共有两道防线四个防区。

  第一道防线是由第二、第三、第四防区组成一个半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5e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