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八十九章 添油战术
第(2/3)页
卡尔”75发,“伽玛”102发。
这是由巨炮的炮弹很难运输而柏林至斯大林格勒的后勤困难决定的。
这其中“多拉”巨炮炮管的寿命甚至只能勉强达到150发……其实至100发就会有炸膛的危险了,但由于“多拉”十分昂贵且在前线更换炮管基本不可能,所以使用维护手段并冒着危险再打50炮弹被认为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
不过苏联人不知道这些,所以他们会产生些恐慌那也是必然的。
罗季姆采夫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之后又组织了“惩戒营”对马马耶夫岗发起了两次进攻。
与之前类似,攻下马马耶夫岗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德军主动将阵地让出来。
但要驻守马马耶夫岗却是办不到,原因是德军随时可以用巨炮将马马耶夫岗“清空”。
这其中罗季姆采夫也想过各种战术希望能回避德军巨炮的威胁。
比如,只派出少量部队进攻马马耶夫岗。
这个战术似乎是正确的,因为德军如果使用巨炮轰炸的话,就会为这少量苏军浪费弹药。
但在这方面罗季姆采夫是完全想错了……要知道守在马马耶夫岗上的德军是第一步兵团的士兵,他们装备的是MP43,即便是只有一个班、两个班,但他们的火力却比苏军一个连还要强得多。
于是,罗季姆采夫派出的小部队根本对德军构不成威胁,德军三、两下就轻松的将其打了回去。
再比如,罗季姆采夫希望能同样的用火炮的方法将德国人从马马耶夫赶下去……
这想法本身没错,德国人可以用火炮加少量步兵驻守的方式控制马马耶夫岗,那么苏联人同样也可以。
问题就在于德国人火炮的威力在某一时刻爆发出来的威力远不是苏军那种野战炮可以比拟的。同时苏军兵员素质和单兵装备也远不如德军,于是一次又一次的偿试又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5ebook.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