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袁世凯出山。
第(3/3)页
12月18日,南方革命力量推举的代表伍廷芳,与北方袁世凯以清政府的名义派出的代表唐绍仪,在上海对接,并正式启动了“南北和谈”。
谈判过程中的12月19日,南方独立的十七个省的代表,在即将宣告成立的中华民国的临时政府所在地南京集会,选举临时政府的大总统。
经过投票,先生以十六票的绝对多优势,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这一消息传到北京后,袁世凯为之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如果任由革命势力发展、壮大,他袁世凯的阴谋将难以实现,他将处于异常尴尬的境地!
于是,袁世凯伙同帝国主义列强,竭力宣称,鉴于革命党的“不良举动”,大清政府将终止南北和谈,并将调集军队,全力以赴地镇压南方的革命力量。
同时,袁世凯暗中指使北洋军阀的冯国璋、段祺瑞等几十名将领,联名通电,“旗帜鲜明”地反对“共和”,意在压制、破解南京临时政府。
这时,充当袁世凯后盾的英、美等外来帝国主义势力,不仅倾力帮助袁世凯打压诞生不久的南京临时政府,还狂妄叫嚣,若有必要,他们会以军事行动助力袁世凯。
临时政府内部以及各独立省的政府机构中的“立宪派”、混入革命阵营内部的封建官僚,为了自己的利益,频频直接或间接施压先生,要求其尽量满足袁世凯的要求。
时任副总统的黎元洪,阳奉阴违,暗中勾连袁世凯;立宪派的重量级人物张謇,公开示好袁世凯,向其建言献策;被袁世凯的“糖衣炮弹”炸晕的汪精卫,竟然指责先生“舍不得丢掉大总统的位置”。
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行动,导致临时大总统先生及临时政府陷入了困境之中。革命阵营内部危机四伏,一时间倾向于袁世凯的“同志”逐渐成了大多数,占了上风。
面对革命力量的动摇、妥协现状,以及早已存在的“议和”事实,先生无力回天,不得不让步于袁世凯: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绝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先生的这一承诺,去了袁世凯的后顾之忧,初步达到了他威逼临时政府的目的。
随之,袁世凯掉转枪口,开始对付清廷。他以南方革命力量的汹涌之势为说辞,上奏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要其尽快决定“帝位去留”问题,免遭不测。
接着,袁世凯故伎重施,指令段祺瑞等北洋军阀将领,再次联名通电全国。
但是,他们这次通电的内容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再反对共和,而是呼吁宣统帝退位,以建立新的国家政治体制。否则,他们将率军进京,当面劝谏。
这种态势下,大清皇室只好接受袁世凯为他们争取到的“优待条件”,于1912年2月12日,恋恋不舍地放弃了帝位。
【作者题外话】:敏感词不能出现,几句收到警告了,不然就被封书了,此书不易请多支持..
记住手机版网址:m.95ebook.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