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9话 观测试验船的回归
第(2/3)页
算是因果性;哪些算是相关性。
再然后,彻底把数据分类。
分类的同时,拟定出可普及知识与待研究假设、议案…最后,研发出适用于主动或被动的预案。
简而言之,唐颂缘与大家一起杂谈闲聊、搞数据分析、各自显摆智商、互相聊骚…就是为了寻找“可能性和多样性”!
为了此次会议的数据可靠性,计算机工程师们,还要现场的与大家讨论算法,并一起设计“理论模型”…
时间啊~
貌似在这群人看来,已经是不够用了!
…
这里稍作介绍。
此时与唐颂缘一起开会的人,一共22个研讨组,共计有322位女士和先生。她们,全都是博士,主要来自…美德英日加俄法、瑞典瑞士澳大利亚、HK&大员岛。
年龄最大的,是59岁的米国物理教授,墨菲·克林顿。这位老大姐,专门负责把控学术的严谨性。
另外,涉及人文学科一类的共131人。其中,包含心里欺诈组、战略忽悠局、道具组和影像、导演、编剧、美工、化妆…
322位参会者当中,有118位,穿越时直接吐成了狗!他们覆盖工程、自然科学(含生物学、现代医学)、数据理论、统计和计算机(含互联网)科研。当然了,也包含战略战术与风险评估人员。
这118人当中,又有82人,智商略(远)高于唐颂缘。
另说,大气科研、海洋科研、地质科研、AI(含自动驾驶与算法迭代)、工程学和动植物、遗传工程组等等…
他们个人智商虽然不高…
但,他们都是大股东派来的!各自,也都带着项目研究团队。而他们的研究方向也大多与“利润”相关。
相较而言,这些股东指派的“科研团队”,在01A基地玩科研,是很轻松、自由的。
也没压力。
就比如基因编码科研团。他们的研究项目,要是放在原时空,研究个三五年若没有结果,估计就得团灭~换人了…但是在新时空,他们,则可以专研二三十年!
反正,按照两个时空的“时间差”来计算,当他们抱着科研成果,回到原时空的时候,也不过才经历了“三五年”!
于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跨界参与合作,便成为了科学人士,无聊时,相互抖智商的表现。再说了,许多科研的观测也必须建立在“环球视角”。
“急于建立环球视角”,这个,也算是唐颂缘与这些人,能达成利益彻底一致的基础。于是乎,但凡唐颂缘表示:需要“理论”支持的时候…
这三百多人,几乎等于随叫随到!
不过问题是,越着急的人,越是理解“时间的可贵”。
新时空的“球面地表”周长约为八万里;造船时间,平均60天;航速,平均35节…
剩下的什么安全性、交流问题,大家自己会算。
…
由于会议地点,还是在临时总部大楼,而且只是暂借4、5楼的高级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5ebook.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