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话 亲赴襄平_时空门之殖民建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0话 亲赴襄平

第(2/3)页

们喜欢上‘照镜子’和‘摆pose’…回头,你帮他们军训的压力,会减少很多。

行了!

不废话!

我跟你约定,来去最多36小时。

等中午中继站组装完毕后,咱不是还能召唤飞机么!

该怎么准备,无面一号会去找你。

下午我就出发,出发后,你再跟基地通报。”

卢克听闻,只沉默了数秒,便老气横秋的说:“SIR!那我可就信你了!你知道,万一您有什么意外,责任,将全部由我来承担。

如果真的出了什么事情…

那我…也认了!

但,能问一下您去襄平的目的吗?让我也死得瞑目…”

唐颂缘一甩头,顺势,歪着脑袋,打断了卢克的话。只听唐颂缘慢悠悠的,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一句:

“寻访老战友”



从唐颂缘所在的临时驻地,到襄平县城,直线距离约为50㎞。这个距离若放在原时空,来回也就小半天。

如果还要在周围绕一绕…

那么,了不起8、9个小时,勉强也足够。

BUT!

在没有硬化路面的时代、在没有标准路径的时代,往往这区区的几十公里便意味着“永远”!

别说明清了~就算到了民国初年,普通村妇若有幸远嫁百公里开外,那这辈子,基本也再见不到父母了。

所以,唐颂缘规划的路线,是很直接的。



素利昨晚进贡“鲜美调料”的时候,不是说了吗…“听闻其男女得金数百,愿与队领共赴夹河乡定居。曰,队领一脉世居夹河。”

呃~

素利以为他能说“雅语”…

但实际上,正如一个某国土鳖演员以为自己能说“港普”一样!主谓宾能搞清楚,却根本不理解,什么叫倒桩、什么叫名词前中后。

不过唐颂缘却听懂了。

他素利说的是那支商队,一直“迷路”到了鲜卑地界,被鲜卑部族接纳后,决定返家定居。

随队的男女,鲜卑也没难为他们,统统给钱,买下货资,放他们回家了。他们走的时候,说要去一个叫“夹河乡”的地方,而这个乡,地处襄平。



至于说“夹河乡”具体在什么方位…

目前,唐颂缘手里知道的资讯不多。唐颂缘只知道,襄平以北、以东,很多地形都是“夹河”状态。

但没有一个乡,叫“夹河乡”。

不过,这根本不算是个问题!

因为凭借唐颂缘对新时空的了解,土著的定居方式,与原时空的一般原始人,基本差不多。

简单说就是,只要找到那个“田姓”为主的乡村,再考虑到,其两面、三面临河的地貌,那么,估计也就能找到这个“夹河乡”。

呵呵~

是的。

当时的这支领队舌头,姓田,名昊,字广工。唐颂缘能知晓、记得如此准确,还要归功于,现代化的登记制度。

当然了,这一点放在原时空也是有效的。

只要查一查乡里“察举制”的登记册,也能找到这个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95ebook.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